7月21日,在第六屆金牛財富管理論壇暨2017年度“金牛理財產品”頒獎典禮上,圍繞“資管生態圈與私募機構的未來”,盛世景資產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敏文提出,各資管機構應該攜手創建一個健康積極的大資管生態圈,更多地思考大資管體系如何服務中國的產業升級,為解決中國民營企業的“融資難”,為中國資管市場的建設做出更大的努力。
吳敏文表示,私募股權機構在大資管體系中的作用舉足輕重。發現和培育優質企業、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、改善公司治理、降低企業杠桿率,私募股權所做的事情就是把“最聰明的錢”交給“最聰明的企業家”,為社會創造價值。所以,私募股權機構發現和培育企業的效率在整個金融市場是相對高的。
吳敏文認為,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,是VC/PE基本的使命和功能之一。私募股權投資機構,通過擔任被投企業董事,甚至派駐高管,可以極大程度上改善公司治理。在當前局面下降低企業的杠桿率尤為重要,私募股權機構在大資管體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。從資金端看,過去的長周期私募股權的投資收益是最高的。但是,我國股權投資發展仍然較為緩慢。私募股權基金的未來發展,有賴于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規。在20日發布的《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》征求意見稿中,我們未看到商業銀行可委托私募股權管理資產的規定。我國關于私募股權的法律體系和政策基礎是非常扎實的,在構建大資管政策體系的時候,建議把私募股權機構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,從政策和規則的角度,鼓勵商業銀行委托一些優質的私募股權機構替他們進行資產管理。
吳敏文對非標資產表達了自身的看法。他認為,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,是在我國金融業大資管體系中通過不斷實踐形成的,是金融市場改革的產物,為經濟運行和實體經濟提供了大量的資金,也為投資人創造了可觀的投資收益。無論是銀行理財產品,還是資金信托,都是如此。盡管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,但聚集社會資金、以專業化的運作支持實體經濟,都是應該肯定的。
從當前現實的選擇來看,吳敏文認為,當前情況下,一大批民營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穩定,對資本市場發展不利,影響投資者信心。銀行、證券和私募股權機構聯手處置證券類不良資產,是一個好機會。整個大資管體系聯動,對這些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或是聯合受讓股權,進行資產重組和債務重組,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,也是解決市場不良資產的過程,更是提升資本市場投資者信心的過程。大資管體系大有可為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cs.com.cn/tzjj/jjdt/201807/t20180723_5845686.html